空白簿 > 历史军事 > 帝国最强驸马 > 第218章 日报怪谈

第218章 日报怪谈(1 / 2)

京城这边暗暗酝酿着一场巨大的风暴时,远在川蜀那边,北陵城中,萧逸和葛怀等人,正在秘密商议着,该如何应对南沅与定县的危机。

商议完毕后,闲着没事,萧逸要来了一份《京城日报》。

这也是他这些年来,自从《京城日报》发行后,养成的一个好习惯。

无论去到哪里,都习惯性地让人买来一份《京城日报》,看一看当日的主要新闻,关注一下京城的局势变化。

因为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不一样,有些稍为落后的地方,并没有日报发行,他便想尽办法,都让人从外地买回来。

甚至有几个潜行者,兼职做着“送报”的差事。

今天的政治新闻,没啥好看的,令他感到有些好玩的,倒是这么一则新闻:

“打更人深夜目睹山洞流金,神护卫驻守恍如黄粱一梦”。

这新闻说的是有个打更人半夜在黑松林附近迷了路,结果很是意外地看到一个山洞突然像流水似的,不断有金块流出。

在流出处,居然还有马车在“接金”,接满后,就直接拉走。

这一情形,持续了很久,让他感觉又是惊异,又是骇然。

据他所言,在马车上还

站着一个像山神一般的护卫。

也正是这个山神一般的存在,让他动都不敢动。

眼睁睁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发生、消失。

最后感觉就像是一场梦一样。

看完这一则新闻以后,萧逸忍不住笑了,他随手递给了张勇,然后问道:

“你觉得这篇新闻里有什么蹊跷?”

“蹊跷?”张勇挠头。毕竟不是一个善于用脑子的人。

漱瑜公主接过来,认真看了看,忍不住笑了:“感觉这只是一场梦吧。《京城日报》现在是不是没什么新闻,然后啥都要登载了。”

萧逸却摇了摇头,然后说道:“万一这不是一场梦,是真的发生了呢。”

《京城日报》可是他一手创办的。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和严谨性是他一直以来都强调的宗旨。

黄迪行和梁毅昕这两个人,纵然是进取不足,可守护自己的宗旨,把报纸原有的风格坚持下去,那并不是一件难事。

漱瑜一愣:“真的?这怎么可能?”

“如果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,那岂不是发达了。”张勇忍不住双眼充满了光芒。

“从山洞里可以流出金子,难道你不觉得这是一桩很奇怪的事情吗?事处反常必有妖

。”萧逸提醒到。

“唯一的可能,是这山洞里本来就藏有很多金子。”漱瑜道,“那些人现在只是负责转移罢了。”

“没错,是转移。”

萧逸一拍大腿,道:“那么问题来了,到底是谁需要把那么多的黄金藏在山洞里面?

而又如此迫切的,需要在半夜把它给转移走?

而又别有心裁地把那些护卫者装扮成山神?这些,想想都有意思。”

漱瑜按照他的想法,去思索了一番,却始终不得其法。

然后忍不住嘟起嘴,道:“算了吧,这里离金城已经那么远了,你真的是咸吃萝卜淡操心。”

“噢,把这个当做是一件悬案来推理。试验一下自己的逻辑思维,那也是一件蛮有趣的事情嘛。”萧逸忍不住笑了。

他们自然也不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。

在他们看来,这不过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罢了。

而这一则新闻报道,在京城里却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
新闻报道出街以后,很多人真的跑去黑松林那边,查找那个所谓的流金洞。

结果居然真的有人在洞里找到了一块金子。

如此一来,人们可全都发疯地去到处寻找金子。

结果,后来者甚

至把黑松林给翻个底朝天,却再也没有什么新发现了。

《京城日报》对这件事进行了后续的报道。记者找到了那个声称找到金子的人。

结果却意外发现这块金子上,居然有“桓府”的印记。

习惯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记者,自然大.大地来了兴趣,去追问桓府的人。

结果一连几天,桓府的人一出门就发现自己被人前前后后给盯梢着。

记者们发扬狗仔队的精神,才不管你是皇亲国戚什么的,一路的穷追猛打。

结果……

“砰!”

最新小说: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东周策 唐时明月宋时关 炮火弧线 好!朕的傻儿子终于造反了! 三国:鬼背郭嘉,虎牢关手撕吕布 三国:家父董卓,有请大汉赴死! 我的爷爷朱元璋 大炎护国皇太子 爹,天冷了加件皇袍暖暖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