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白簿 > 历史军事 > 帝国最强驸马 > 第49章 朝堂对决

第49章 朝堂对决(1 / 2)

“北齐使者向我朝提亲之事,众卿家,你们如何看待呢?”

皇帝坐在龙椅上,声音平淡,听不出个人喜怒。

梁朝义马上出列,道:“陛下,万万不可!这北齐使者,分明是欺我大梁西面受敌,方才提出如此过分要求,如果我们答应了,恐怕贻害无穷。”

他此话一出,作为主张派的右相辜鹤鸣、萧国公等人,纷纷表示赞同。

但很快,左相康清平出列,道:

“陛下,此事恐怕要从长计议。”

“哦,康相有何高见?”皇帝将目光集中到了康清平身上。

他的这一态度,让主张派心中不禁叫糟。但凡皇帝愿意认真倾听某人的意见,那可就代表他倾向于某一方的意见。

看来,在重压之下,皇帝宁愿和亲,也不愿意直接开战呢……

康清平道:“臣认为,此时西魏正兵临两淮,我军防御江淮,已是力有不逮,在此紧要关头,再与北齐交恶,实属下策,此其一;

此次北齐向我朝求亲,双方一旦结成姻亲,则陛下与彼主乃是翁婿关系,双方形同结盟,西魏慑于我俩联手,必定遁去,我朝不战而胜之,此其二;

国之根本,在民生,在农耕

,一旦因此等小事而再起战祸,时值夏秋,正是早稻收而晚稻种之时节,一旦影响农民生计,国将不国。此其三。

请陛下三思!”

他这番表态,其余那些左相阵线的人,纷纷跪倒,用十分真诚的言语喊道:“请陛下三思!”

不得不说,这个康清平在朝中有如此势力,这跟他的能耐,还是分不开的。

这短短时间内,一二三的理由数出来,又是“不战而胜”,又是国计民生,这确实令人难以辩驳。

连皇帝此时也不禁连连点头。

梁朝义等人心中叫糟,随即,兵部尚书谢庆之出列,义正辞严地道:

“陛下,臣认为,左相这理由一二三,多少有些想当然。

众所周知,胡人善变,且阴谋诡计多端,他们今日可以向我们求亲,明日可以让我们割地,如果我们一而再,再而三地退让,对方的胃口,肯定难以满足。

臣认为,同意和亲,那才是下下之策!”

双方开始各执一词,争论不休。

终于,皇帝似乎被吵得头疼,挥了挥手,道:“康相,你所言与北齐联手之事,朕觉得甚好。

这样吧,你负责此事,并与礼部尚书耿大人一起,与对

方使者商讨再三。如若能达成同盟关系,或对方同意联手,则朕同意彼等联姻要求。”

康清平满脸堆笑,皇帝这算是同意己方的决定了。

他俯身道:“臣,遵旨!”

梁朝义等人见势不妙,正想多说,但皇帝摆了摆手,道:“朕意已决,众爱卿不必多说了。好,此事到此为止,退朝!”

众人行礼,三三两两退去了。

康清平与耿继学喜滋滋地跟北齐使者谈判去了。

梁朝义则很是郁闷地离开朝堂。不过,他感到有些稀奇的是,本该与自己同一阵线的萧国公,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,除了刚刚表下态,说自己反对联姻以外,其余时间,更多的是袖手旁观。

这可不像是萧国公的风格啊。

他忍不住走到萧国公的身边,问道:“国公,今日这事,何解你如此不上心呢?”

“我?”萧国公连忙说道,“没有呢,我刚刚不是说了嘛,我也反对和亲啊。”

“可你后来……”梁朝义疑惑。

萧国公连忙说道:“侯爷,你也不是不知道陛下的脾气,他愿意静下心来听某人的意见,那就意味着,他倾向于某一方。唉,想想也是的,西魏那边的危

机还没有解除,又岂敢轻易重开战衅?”

说罢,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。

这要是萧逸在旁,肯定会大赞其演技了得,直接可以拿小金人奖了。

梁朝义没法子,只好叹息一声。随后狠狠地道:

“要是本侯还驻守边关,管教西魏人寸步难进,哼!”

萧国公大惊,连忙道:“侯爷,慎言!慎言!”

如今驻守江淮一带的,正是深得皇帝喜爱的大将军桓言。

这桓言来头不小,他是皇帝的小舅子,作战水平一般,但极懂做表面功夫,善于溜须拍马,一来二去,居然就从普通校尉,做到了大将军。如今,还镇守最前线。

这,也是主战派最为气

最新小说: 好!朕的傻儿子终于造反了! 东周策 爹,天冷了加件皇袍暖暖身 大炎护国皇太子 唐时明月宋时关 炮火弧线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三国:家父董卓,有请大汉赴死! 三国:鬼背郭嘉,虎牢关手撕吕布 我的爷爷朱元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