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41 章(1 / 2)

木兰在长安那段时间,看过一些陈家收藏的书籍,里面也有一些兵书,她不大能看得下去,因为兵书本身反复去教的那些东西是死板的,很难用上的。真正的让她感受到厉害之处的,也就是孙武兵书和三篇淮阴侯韩信的兵法。

孙武子讲武德,讲战略,讲行军,而少言战术本身,而韩信讲用人,讲因地制宜,说战时见机,两人都不详谈打仗的事,不会教你遇上这个用什么应对,因为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,自古名将,无有看兵书而成者。

木兰是花了不少时间看了不少兵书,才渐渐反应过来自己浪费时间了,霍去病真就是从小什么兵书都不看,骄傲地宣称兵书都是庸人看的东西,庸人教庸人怎么打仗,他看之无用。

反正木兰仔细读完孙子兵法和韩信兵书,发现那些竹简字里行间就一句话,为将者,脑子要灵光。

而兵书上不教的东西,木兰也已经渐渐懂了,带领一支军队,尤其是人数多的军队,首先要对军队有足够的掌控力,其次是要狠得下心,狠得下心的同时,不要想太多,否则夜夜都睡不好觉,对士卒厚而不能使,爱而不能令,乱而不能治。

慈不能掌兵,李广倘若没有这种狠心,光是那全军覆没的一战,就能让他夜夜惊梦,一蹶不振,再也爬不起来打一场翻身仗。

木兰以为自己应该是很仁慈的人,女人的仁心和慈性常常作为美好的故事在百姓间传唱,可她几次战事经历下来,发现自己会对战死的士卒怀有伤感怜悯之心,但仅限于发放抚恤时的厚赐。

到了战场上,她什么都不会去想,战事结束后,那种折磨人的善良也不会时时纠缠她,她仍然夜夜安枕,一觉到天亮。

李广一定是这样的人,卫将军大概是这样的人,而眼前的同龄人,他也是这样的人吗?

木兰想了很多,但没有再往下说。

霍去病从木兰那儿L出来,就去找人蹴鞠了,蹴鞠是只要有个球,随意圈一块儿L空地就能玩的游戏,所以军中会的人不少。这会儿L大胜过后,大家都很轻松,还有不少人围过去看,也有想加入进去的。

李敢就可眼馋了,他也是惯会蹴鞠的,只是打从两个哥哥接连早亡,他一个幼子被迫承担了长子的责任,从前的那些玩戏就不能再沾了,见霍去病在军营里都敢圈地蹴鞠玩乐,而不管是卫将军还是花将军,都没有制止的意思,他眼巴巴地过去围观了一场。

霍去病不认得李敢,见他人高马大的,又一副很想来玩的样子,便招呼道:“下来玩?”

李敢的眼睛都亮起来了,他有些犹豫,但见霍去病把蹴鞠球颠了几下,顿时就移不开眼了,解了身上的佩刀就跳下了场,换了一个累得不行的亲兵下场。

蹴鞠场上顿时又热闹了起来,支持李敢的人可比支持霍去病的人多,不一会儿L又来了许多人围着看。

战后的军营里,气氛是很轻松愉快的,木兰像个落了几天功课的蒙童,紧赶慢赶把叙功战报写完,她的字比较生

嫩,写起来很费工夫,还有些不会写的字,于是把桌案搬到了卫青的营帐里,两处军帐合一起做大帐,卫青还替木兰整理了军功数额,才把焦头烂额的木兰解救了出来。

⅜若然晴空提醒您《木兰从军》第一时间在[格格党?文学]更新,记住⅜

卫青如此细化军功,对功曹的摧残极大,往往粗算下来,虏首的数目能凭空多出好几千,然后再一个个计较这里面的出入,不知要折腾哭几个功曹。而换成其他将军就很简单,大头军功自己吃下,小额军功亲信补上,再提拔一二杀敌英勇的底层将士安抚人心,使得底层士卒看到上升渠道不至于闹起来,这一场大胜的战果就可以分配完成了。

更别提卫青和木兰两人还要给士卒发放一些赏赐,要知道,除非天子亲自下令犒赏三军,否则一场仗打完,最正常的是征发兵滚蛋,募兵得一些薄赏,战利品还是主将得大头,亲信分一些。

李广在军中的声望一直都很高,原因就在于战利品的分配他不沾手,从不留余财,大头赏赐分给立功下属,对待募兵极好,不克扣军饷,这就已经让李广带兵的士气非常高了。

木兰初次从军就在卫青军中,回乡之后还对他念念不忘,难道是卫青长得俊吗?还不是因为发了六头牛给她。

这次匈奴大军是来劫掠的,能分下去的战利品也并不多,卫青和木兰商议决定,征发兵来这一趟不容易,将匈奴人身上的皮毛衣物发给他们,而兵器铁器这些作为战利品分发给募兵,如果朝廷赏赐不多,这两次战利品的分配已经能让士卒们有一些收获了。

对这个,李广的评价是自找麻烦。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繁琐的战后清点,而且认定了征发兵不会记恩,这些满脑子想着活着回家的怂货就算得了再大的恩惠,也不会抛出性命跟着将军干,而且下一次征兵也不一定是他们带。

最新小说: 反派剧透我一脸 名柯必死人设如何生存 着迷[校园] 诸伏家的小儿子是特级咒术师 [综英美]跟蜘蛛侠猎魔的日子 校园文男主的亲妈十八岁 [综原神]关于我转生成史莱姆但在提瓦特这档事 虐言女主的崽是我的?! 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 万人迷小漂亮又被盯上了[无限]